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偷"的情境

"偷"的本意並不是把他人財物,暗中據為己有之意, 偷的本意是"苟且" 耽於安逸...苟且偷生 ,....但耽於安逸不勞而食者,自是從他人之處獲得之不義之財而活. 所以後來"偷"就真正成了"偷"的意思.偷原來與竊與盜,語言意境上有區別.
好逸惡勞, 不勞而食 ,不勞而獲謂之"偷"..."偷情"者,不盡義務 只顧淫樂 謂之"偷情",如果淫樂後,又肯負責,則不應該視為偷情,應該視為偉大之愛情!

偷 盜 賊 竊 原來都非同義詞....偷盜竊賊中 唯有賊這個字 是帶有武器, 為了財貨(貝)兵"戎" 相見的...
我們稱為海盜 強盜 日語目前都還稱之"海賊" 而非使用海盜 這才是正版 原來的漢詞 漢語...
"盜"本意就只是"偷"的意思 如掩耳盜鈴 , 監守自盜 盜用公帑 偷 竊 盜 三者意味相同.....
一直到太平天國 "賊"的意思 還是指 攜帶武器的搶奪者 之意 例如長毛賊....或過去指黃巾賊...

白話運動 ,其實把漢語原來的語言邏輯, 通通打亂了...卻又無法創造出更好語言邏輯....法律是如此, 生活思維也是如此, 於是乎造就出"是非不分"的情境, 會讓人不敢捲入莫管是非的錯誤邏輯裡去,類似所謂的不道是非 或是說人是非? 等等錯誤邏輯裡面去.... "辨明是非"反而變成是個"負面詞句" 好像"辨明是非"就是要引發戰爭,引發爭論的同義詞.因為我們要"理性和平"所以我們不要"說人是非"我們必須"不道是非" ....白話運動 本來是要打破 所謂"文言文"只為"知識份子"所用 ,想要普及教育, 然而"白話運動 "的效果, 卻嚴重地扭曲了語言邏輯, 把知識分子 的水平 因為普及化而更加降低了...這可能就類似台灣大學教育普及化或即將而來的十二年國教該產生的副作用,這裡事先預告之!
ps 其實母語本身就是文言文 他們所謂文言 母語卻是白話...重點根本不是白話或文言 重點在於"識字率" 無奈 有人愛掀起運動 自以為是 失了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